装修公司的宣传册再漂亮,不如实地看个工地来得实在。但多数人去了工地只会看 “墙平不平、地干不干净”,漏掉的细节恰恰藏着施工的真实水平。全包圆家装常说,好工地不是 “装出来的样板”,而是 “日常管理的常态”。今天分享 3 个必看重点,从隐蔽工程到施工细节,教你一眼识破 “面子工程”,选到靠谱的装修团队。
一、看隐蔽工程:水管电线的 “里子” 比面子重要
隐蔽工程是装修的 “地基”,一旦出问题,后期维修要砸墙拆地,看工地时必须重点盯这两处:
水路改造看 “走向和固定”。打开厨房、卫生间的临时盖板,看水管走向是否横平竖直(斜线走管虽省料,但后期打眼易打穿),管卡间距是否规范(PPR 管每隔 80cm 一个,拐弯处 30cm 内必装)。冷热水管要分开(间距≥10cm),热水管包保温棉(避免冷凝水渗墙)。尤其要查接口处:热熔连接的水管是否平整(歪歪扭扭说明师傅手艺差),接口与墙面的距离(预留 5-10cm,方便装三角阀)。
电路改造查 “分组和保护”。强电箱内电线要分色(火线红 / 黄、零线蓝、地线黄绿),每组回路有明确标签(如 “客厅照明”“厨房插座”)。穿线管内电线不能打结,单管电线占比≤40%(太满散热差,易短路)。地面走管要贴墙边(别横穿房间,避免后期铺地板打钉破坏),顶面电线要穿波纹管(防老鼠咬坏)。记得问师傅 “是否做了通电测试”,没通电就封槽的工地,多半藏着接线隐患。
二、看施工工艺:墙面地面的 “细节” 藏着责任心
表面平整的墙面,可能用了 “厚找平” 掩盖基层问题;看似整齐的瓷砖,背后可能空鼓一片。这两处工艺细节必须较真:
墙面处理看 “分层工序”。正在刮腻子的工地,要查基层是否刷墙固(滚涂均匀,颜色一致,漏刷处会返黄),腻子是否分两遍刮(头遍找平,二遍收光,厚度合计不超 3mm,太厚易开裂)。墙面开槽处要贴网格布(防开裂),阴阳角是否用靠尺找直(用直角尺卡一下,缝隙≤2mm 才算合格)。别被 “临时刷白” 的墙面迷惑,要求看半成品区域(如刚做完基层的墙面),更能看出真实水平。
瓷砖铺贴查 “空鼓和留缝”。厨房墙面瓷砖用小锤轻敲四角和中间(空鼓率≤5%,重点区域如灶台、洗手池周围必须全实),地砖空鼓不能超过 3%,且不能出现边角空鼓(易松动)。瓷砖留缝是否均匀(墙缝 1-2mm,地缝 2-3mm),仿古砖留缝≥3mm(避免热胀冷缩起拱)。看瓷砖阳角:是用海棠角(更精致,考验手艺)还是包边条(省事但略突兀),能反映师傅的施工标准。
三、看现场管理:材料和整洁度暴露管理水平
乱糟糟的工地未必差,但整洁有序的工地一定更靠谱,这两处细节能看出装修公司的管理能力:
材料堆放是否 “分类归位”。合格的工地会把材料分区堆放:水泥、沙子放在阳台(远离卧室,避免粉尘),瓷砖立在木架上(防受潮),板材用塑料膜覆盖(防污)。每种材料要贴标签(品牌、型号、进场日期),尤其要看水电材料(如电线是否为国标,水管是否与合同品牌一致)。材料乱堆、无标签的工地,可能存在 “以次充好” 的风险。
施工保护是否 “到位不敷衍”。入户门要包完整保护膜(底部也要包,防搬运材料刮花),窗户玻璃贴保护膜(避免瓷砖胶溅上难清理),地漏盖临时盖子(防杂物掉入堵塞)。已经铺好的地板 / 瓷砖,要铺厚纸板或地膜(接缝处用胶带粘牢,别留缝隙)。连这些 “小事” 都做不好的工地,很难指望他们在隐蔽工程上用心。
去工地考察,核心是看 “别人不想让你看的地方”:掀开保护膜查基层,打开盖板看管线,问师傅施工标准而非只听销售介绍。全包圆家装的工地,向来对业主 “全开放”,因为规范施工不怕查,细节到位经得起看。
选装修公司,不是选 “样板房漂亮” 的,而是选 “日常工地规范” 的。看透这几点,才能避开返工、增项的坑,让装修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