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工施工结束后,很多业主只看表面平整就签字,入住后才发现瓷砖空鼓、防水漏水,返工要砸砖重装,又费钱又糟心。其实瓦工验收有明确标准,抓准 5 个关键检查点,就能把问题挡在签字前。全包圆家装瓦工完工后,会协助业主逐项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一、先查 “瓷砖铺贴”:2 个核心,空鼓 + 平整
- 敲 “空鼓率”,超标必须重贴。用小橡皮锤或矿泉水瓶(装满水)轻敲瓷砖表面,重点查厨房、卫生间、阳台的墙地砖:地面瓷砖空鼓率≤3%(单块砖空鼓面积不超 10%),墙面瓷砖空鼓率≤5%,且厨房灶台、卫生间花洒下方等 “受力高频区” 不允许空鼓(这些区域空鼓,后期易开裂、脱落)。若空鼓率超标,或关键区域空鼓,要让瓦工全部重贴,别接受 “灌浆修补”(治标不治本,用不久仍会空鼓)。
- 看 “平整度与缝隙”,避免歪歪扭扭。用 2 米靠尺靠在瓷砖表面,缝隙≤3mm 为合格(地面误差≤2mm,墙面误差≤3mm),肉眼看瓷砖无明显凸起或凹陷;瓷砖缝隙要均匀一致(宽度按设计要求,通常 1-2mm),缝隙内的美缝剂(或填缝剂)要饱满,无漏填、凹陷、发黑(填缝剂未干时遇水会发黑,后期难清理)。还要查瓷砖排版:门口、窗边的瓷砖别出现 “小窄条”(宽度<5cm,影响美观),若有需让瓦工调整排版,重新铺贴。
二、再查 “墙面与地面细节”:2 个重点,收口 + 排水
- 查 “收口处理”,别留缝隙藏污。重点看瓷砖与其他材质的衔接处:瓷砖与门套、瓷砖与窗台石、瓷砖与墙面乳胶漆的交接处,要做到 “无缝衔接” 或 “打胶平整”(用中性硅酮胶,防水防霉,别用酸性胶,易发黄);卫生间、厨房的瓷砖阳角(转角处),要用海棠角或阳角条处理(海棠角更美观,阳角条要与瓷砖颜色匹配,无松动、翘边),避免阳角尖锐划手,或留缝隙积灰。
- 测 “地面排水”,避免积水。卫生间、阳台地面要做 “坡度处理”(坡度 1%-2%,即每米高度差 1-2cm),往地漏方向倾斜。验收时可倒少量水(约 1 桶)在地面,观察水是否快速流向地漏,无积水(5 分钟内地面无明显积水)为合格;若积水,要让瓦工重新调整地面坡度,避免后期洗澡、拖地后地面长期积水,导致瓷砖起翘、发霉。
三、最后查 “防水验收”:1 个关键,闭水试验别省略
瓦工做完防水后(卫生间、厨房、阳台),必须做闭水试验:堵住地漏,向地面注水(高度 5-10cm),做好水位标记,静置 24 小时(若为老房或一楼,建议延长至 48 小时)。验收时重点看:
- 楼下天花板:联系楼下业主,检查对应区域天花板是否有渗水、滴水痕迹(尤其是卫生间顶部、厨房水槽下方);
- 墙面防水:查看卫生间墙面 2 米以下(湿区)、厨房墙面 1.5 米以下是否有返潮、变色(若墙面返潮,说明防水未刷到位或有漏点)。
若出现渗水,要让瓦工重新做防水(铲掉原防水,重新刷 2-3 遍,干透后再做闭水试验),直到无渗漏为止,别抱有 “后期贴砖后就好了” 的侥幸心理,否则后期漏水更难修。
四、避坑提醒:2 个错误别犯,验收才有效
- 别 “只看表面,不做实测”。很多人觉得 “瓷砖看起来平就行”,不敲空鼓、不做闭水试验,后期问题暴露才后悔。必须用工具实测(靠尺、橡皮锤)、做闭水试验,数据合格才算过关。
- 别 “未整改就签字”。若发现空鼓、积水、渗水等问题,要在验收单上注明 “问题未整改,暂不签字”,并约定整改期限,整改后重新验收,确认无误再签字,避免签字后瓦工推诿责任,业主自行承担返工费。
瓦工验收是家装 “隐蔽工程后的关键环节”,前期多花 1 小时仔细查,后期能省几万返工费。不用怕麻烦,按这 5 步逐项核对,就能确保瓷砖铺贴和防水质量达标。全包圆家装瓦工完工后,会带着业主用专业工具逐项验收,整改到位后再进入下一工序,让业主不用为后期维修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