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装修拆除就是 “砸墙砸地”,随便找工人就能做,结果拆错承重墙、漏断水电,不仅要花钱恢复,还可能面临物业处罚。其实拆除是装修的 “第一步关键棋”,必须守规则、控细节,5 个核心注意事项,帮你避开安全隐患和额外开支。全包圆家装在拆除前会做全面勘察,安排专业团队按规范施工,避免盲目操作。
一、前期准备:2 件事必做,避免违规
拆除前不做准备,很容易踩 “合规坑”,提前做好这两件事,让拆除合法又安全:
- 先查 “可拆范围”,别碰承重墙
拿到户型图后,先确认 “承重墙”(图纸上标黑色粗线、墙体厚度≥24cm 的多为承重墙,或用冲击钻钻孔,钻不动且有钢筋的是承重墙),承重墙绝对不能拆(拆改会破坏房屋结构,严重时可能导致墙体开裂、房屋沉降,还会被物业要求恢复,罚款甚至影响房屋交易);非承重墙也不是全能拆,比如 “配重墙”(阳台与客厅之间的矮墙,承担阳台重量,拆后可能导致阳台下坠)、“外墙”(拆改会破坏外墙保温和防水,还可能违规)。不确定时,找物业或专业设计师现场确认,出具书面审批文件后再拆,避免口头沟通留隐患。
- 断水断电断气,做好防护
拆除前必须联系水电燃气公司,关闭入户总阀(水电阀、燃气表前阀),避免拆除时损坏管道导致漏水、漏电、燃气泄漏;燃气管道和表具别私自拆改(需燃气公司专业人员操作,私自改动属违规,后期通气会被拒);还要在门口贴 “施工标识”,提醒邻居避开施工时段(如工作日 9:00-17:00,避免早间、夜间施工扰民),并在楼道、电梯口铺防护膜(防止拆除垃圾刮花公共区域)。
二、拆除禁忌:2 类 “不能拆”,守住安全底线
除了承重墙,这些部位也不能乱拆,否则后期装修麻烦不断,修复成本极高:
- 管道、线路别乱拆,避免功能失效
暖气管道、给排水管道(尤其是主管道)不能随意截断或移位(主管道连接整栋楼,拆改会影响邻居用水、供暖,需物业和邻居同意,且由专业人员施工);电线线路要先标记(用粉笔标出电线走向,避免拆除时砸断电线,导致后期电路故障),若需改线,要保留原有线路的 “火线、零线、地线” 标识,避免接错导致短路;卫生间、厨房的防水层别盲目铲除(若防水层完好,可直接在上面做新防水,铲除后重新做防水更费钱,还可能破坏原基层),确需铲除,要先测试防水层是否漏水(闭水试验 24 小时)。
- 门窗、地面拆除有讲究,别伤基层
门窗拆除时,要先拆门窗扇再拆框架(避免框架坠落伤人),拆除后要检查洞口基层(墙面是否平整、有无裂缝,若基层损坏,需提前修补,否则后期装新门窗会漏风漏水);地面拆除(如瓷砖、地板)时,别用大锤猛砸(会破坏楼板基层,导致楼下天花板开裂、掉灰),要用小锤配合撬棍轻拆,保留楼板原有的找平层(若找平层完好,可直接铺新地面,省去重新找平的费用);老房拆除时,要注意 “原始木龙骨、砖砌体”(若结构完好,可保留用于后期改造,避免全拆浪费)。
三、现场把控:3 个细节要盯,避免麻烦
拆除过程中不盯现场,很容易出现 “垃圾乱堆、损坏成品” 等问题,重点把控这三个细节:
- 垃圾分类清运,避免堵塞
拆除垃圾要分类堆放(可回收的木材、金属与建筑垃圾分开),及时清运(别堆在楼道、电梯口,避免堵塞消防通道,违规被物业处罚),清运时要用密封袋或防尘布包裹(防止粉尘扩散污染邻居家);老房拆除可能产生 “有害垃圾”(如含石棉的旧保温层、旧油漆桶),要联系专业机构处理(不能混入普通垃圾,否则属违规),避免污染环境。
- 保护保留部位,别被误伤
若有不拆除的墙体、家具(如定制柜、承重墙),要提前做保护(用木板、彩条布包裹,避免拆除时被碎石、粉尘污染或砸坏);入户门、楼道墙面要贴保护膜(防止拆除垃圾刮花);拆除时要控制粉尘(用喷雾器喷水降尘,避免粉尘太大影响邻居,也方便后期清洁)。
- 及时清理现场,做好交接
拆除完成后,要彻底清理现场(扫净碎石、粉尘,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拆除部位),并与设计师、施工方一起 “现场交底”(确认拆除范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层是否完好、管道线路是否保留正确),做好书面记录(拍照留存现场照片,标注需要修补的部位),避免后期装修时因 “拆除不到位” 或 “基层损坏” 产生纠纷。
装修拆除不是 “暴力砸毁”,而是 “有序清理、安全保留”,前期做好勘察、守住禁忌、盯控现场,才能为后续装修节省时间和成本。若自己不懂拆除规范,很容易因小失大,导致安全隐患或额外开支。全包圆家装会安排专业团队负责拆除,从前期勘察到现场施工全程把控,帮你安全合规地完成拆除,为后续装修打下好基础。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