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和餐厅是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空间,毕竟我们都离不开一日三餐。
今天中午在厨房发生了一些小插曲后,我忽然想到为大家整理一份实用的厨房装修秘籍。
1.做好功能分区,拒绝杂乱无章
根据厨房区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可以规划出六种功能分区,合理安排烹饪用具和储物橱柜等,让下厨变得更加方便,功能布局更加有序,避免杂乱无章的情况发生。
储藏区:冰箱、橱柜等用于存储米面粮油等食物的区域,以及餐具、杯具、烹饪工具等,均需集中收纳和储藏,以确保厨房整洁有序。
清洗区:水槽所在的区域,水槽下方可以用来放置洗涤用品,方便取用。
烹饪/烘焙区:灶台所在的区域,应确保通风良好,同时注意安全使用,防止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
电器区:烹饪电器(如电饭煲、烤箱、微波炉和锅具)应集中收纳并有序排列,以便于操作和使用。这样可以提高厨房的使用效率,同时保持整洁和美观。
操作区:厨房的主要操作区域是切菜、备菜、和面和整理等工作的主要场所。为了方便操作和提高效率,建议在操作区墙壁上设置立体收纳架,用于放置常用工具。这样不仅方便拿取,还能使台面保持整洁有序,提升厨房的整体使用体验。
2.合理动线布局,避免手忙脚乱
中国人通常遵循以下下厨动线:取材、清洗、切菜、烹炒、装盘。合理的设计和布局能提升下厨的效率和舒适度,让厨房工作有序进行,避免手忙脚乱。
常见的厨房布局包括一字型、L型、U型、二字型和开放式等。选择合适的布局要根据厨房的面积和形状来决定,以确保空间得到高效利用,同时方便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①一字型厨房适用于小户型或空间较狭窄的厨房,能够充分利用一整面墙的空间进行洗、切、炒等操作。根据使用频率来决定物品的放置位置,可以有效降低下厨的疲劳感。橱柜、烹饪区、储藏区等全部靠墙设计,可以最大化地利用空间。然而,由于操作距离相对较长,且工作区较为集中,一旦东西增多,容易造成杂乱。因此,保持厨房的整洁和有序是非常重要的。
②U型厨房布局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形成一个流畅的三角黄金动线,让主妇在洗、切、炒等操作中更加省时省力。这种布局常见于大户型厨房,能够提供充足的空间和多种储物选择。由于空间较大,多人共同操作也不会感到拥挤,提高了厨房的工作效率。
③L型厨房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布局,它充分利用墙角空间,采光和视野相对较好。在转角处分别安排清洗区和烹饪区,这种布局在各种厨房设计中最为节省空间,因此也成为了小户型厨房的理想选择。
④双排I字型厨房是一种适合小户型的厨房设计,它不需要大量的空间,但过道至少需要120厘米的自由空间以方便操作。建议将洗、切、炒等操作集中在一侧,以减少操作时的行走距离,提高烹饪效率。这种布局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同时也便于清洁和整理,是小型厨房的理想选择。
⑤开放式厨房通过拆除非承重墙体,将厨房与客餐厅融为一体,形成开放式格局。这种设计可以显著增加整体空间感和通透感,减少闭塞感,使厨房成为家庭中更加开放和互动的场所。
带岛台的开放式厨房是一种完美的形态。岛台不仅可以作为中西料理的操作台,方便实用,而且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储物空间。此外,岛台的设计还具有高颜值,成为厨房与客厅之间的和谐过渡,增添了整体家居的美观度和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