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中突然冒出 “增项单”,不少业主慌了神:是该掏钱还是拒付?其实增项分 “恶意” 和 “合理”,前者是坑,后者是刚需。提前分清、做好应对,就能避免被套路。全包圆家装在服务中,会提前明确增项边界,让业主明明白白消费。
一、先分清:这 2 类增项,1 类要拒,1 类可谈
恶意增项:藏在合同里的 “陷阱”。常见套路有 “漏报项目”(合同里不提墙体拆改、防水找平,施工中说必须做)、“低价诱导”(报低价吸引签约,后期以 “材料升级”“工艺调整” 加钱)、“强制增项”(说 “不做这个会有安全隐患”,逼业主掏钱)。这类增项要坚决拒付,比如合同没写的 “墙面挂网”,若不是墙体特殊(如老房疏松墙),属于恶意加项,可要求按原合同施工。
合理增项:业主需求变了或突发情况。比如装修中想把单扇门换成双扇门(需加钱改门洞)、老房拆改时发现管道老化(必须更换才能安全使用)、业主临时加做阳台储物柜(超出原设计范围)。这类增项需双方协商,确认价格和工艺后再施工,避免后期扯皮。
二、再应对:3 招处理增项,不花冤枉钱
- 签合同前 “堵漏洞”,减少增项可能。签合同前要求家装公司出 “完整报价单”,标注每个项目的材料、工艺、数量(如 “墙面刷漆:立邦漆,2 遍底漆 1 遍面漆,150㎡”),明确 “漏报项目由装修公司承担”。老房装修要加条款:“拆改后发现的隐蔽问题(如管道、电路故障),需双方现场确认方案和价格后再处理”,避免装修公司单方面加钱。
- 遇增项 “先确认再施工”,别被催促。施工中装修公司提增项,先问清 “为什么要做?不做有什么影响?价格怎么算?”,要求出具书面增项单(注明项目、单价、总价、工期影响)。别急着签字,可对比市场价(如改门洞市场价 200-300 元 / 个,若装修公司报 500 元,可协商降价),确认合理后再签,且约定 “增项款从尾款中扣除,完工后结清”,避免提前付款后出现质量问题。
- 恶意增项 “留证据维权”,别怕麻烦。若装修公司强制增项(如停工逼业主掏钱),保留好证据:原合同、报价单、增项沟通录音 / 聊天记录、施工现场照片。先与装修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找当地家装协会调解,或通过法律途径(如起诉)要求按原合同履行,恶意增项产生的费用无需承担。
三、避坑提醒:这 2 个 “增项话术” 别信
“现在不加,后期返工更贵”:若不是必须做的项目(如 “不做美缝会漏水”,其实瓷砖缝隙用填缝剂也能正常使用),大概率是套路,可拒绝并要求按原方案施工。
“这个增项是公司规定,必须做”:家装公司没有 “强制增项规定”,所有增项需业主自愿,可要求对方拿出 “公司规定文件”,若拿不出,属于恶意增项,可拒绝。
家装遇增项不可怕,关键是分清类型、理性应对。合理增项是为了让家更符合需求,恶意增项则要坚决抵制。全包圆家装在服务中,会提前跟业主沟通增项边界,合理增项透明报价,恶意增项绝不出现,让业主装修省心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