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北欧风格,首先要了解北欧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氛围等。
从自然方面来说,北欧地处北温带与北寒带交界处,冬季漫长严寒,平均日照时间较少,夏季短促温暖,且湿度较高。由于日照时间短,当地人特别喜欢晒太阳,在色彩、光照表现上也更倾向于白亮。北欧虽地广人稀,资源种类少,但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木材是家具装饰的主要材料),同时铁矿、石油、天然气、地热等矿产资源都较为丰富。由这些资源衍生的金属、塑料、玻璃等材质在北欧风格内也多有体现。
北欧风格以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和冰岛这五个北欧国家的设计为代表。历史上,北欧各国均为农业国,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五国才迈出工业文明的步伐。受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北欧设计师开始思考“功能主义”,对器物“本质”的探索成为北欧风格形成的开端。由此,北欧诞生了一大批知名的特色家具。
北欧设计虽然诞生之初受到包豪斯学校所倡导的功能主义的影响,但这种设计主张并没有在北欧设计中站稳脚跟。这是因为,包豪斯风格过于冰冷,形式也过分拘泥于几何,比如伦敦大学建筑史学家雷纳·巴纳姆(Reyner Banham)就曾将包豪斯的设计定义为“一种非命定性的功能主义”。后来,受到国情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来自德国的功能主义在北欧融合了人文主义,逐渐本土化,从而不再教条,而是显得亲和。它更关注人本身的需求,在单个产品的设计上不过分强调几何,但仍注重其形式的简约。在家具设计细节上,其几何形状圆润,边角被设计成S形或波浪线形。
可以说,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等理论虽起源于美国,却在北欧设计中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展,从而诞生了一批设计大师,如布鲁诺·马斯森(Bruno Athsson)、卡尔·马姆斯登(Carl Malmsten)、凯尔·柯林特(Kaare Klint)、汉斯·瓦格纳(Hans Wegner)、芬·尤尔(Finn Juh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