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入住后遭遇卫生间漏水:楼下 ceiling 渗水、自家墙面发霉,维修时要砸砖返工,又费钱又闹心。其实卫生间漏水多是 “防水不到位、管道没处理好、验收不仔细” 导致的,只要做好三个核心环节,就能从源头杜绝问题。全包圆家装在卫生间施工时,会严格把控防漏水细节,避免后期隐患。
一、先做 “防水施工”:2 个关键,不漏刷不偷工
防水是卫生间防漏的核心,重点在 “墙面地面全覆盖、厚度达标”,别为省成本偷工减料:
- 按 “区域定高度”,别漏刷关键部位。
- 地面:满刷防水(包括卫生间门口外 1-2㎡区域,避免水从门口渗到客厅),涂刷时要薄刷多遍(通常 2-3 遍,每遍干透后再刷下一遍,避免厚刷开裂),总厚度≥1.5mm(用测厚仪检测,不够要补刷);
- 墙面:淋浴区墙面防水高度≥2m(若有浴缸,浴缸外侧墙面也要刷到 2m),非淋浴区≥1.5m,卫生间所有墙面阴角、管道根部要做 “加强处理”(多刷 1-2 遍防水,或贴防水布,这些部位是漏水高发区)。
别只刷地面不刷墙面(水溅到墙面会渗透到隔壁房间),也别降低防水高度(淋浴区只刷 1.5m,水汽会从上方墙面渗透)。
- 选 “靠谱材料 + 施工”,别用劣质品。优先选 “柔性防水涂料”(如 JS 复合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柔韧性好,能适应基层微小开裂,比刚性防水更适合卫生间),别用廉价沥青类防水(不环保,易老化开裂);施工时要清理基层(地面墙面无灰尘、油污,裂缝用腻子修补平整),涂刷要均匀(无漏刷、无气泡,气泡会导致防水层不连续,水从气泡处渗透)。
二、再做 “管道处理”:2 个要点,防接口渗漏
卫生间管道(进水管、排水管、地漏)是漏水重灾区,接口处理不当易渗水,重点注意:
- 管道安装 “做好密封”,别留缝隙。
- 进水管:冷热水管接口用 “生料带 + 密封胶” 双重密封(生料带缠绕 5-8 圈,顺时针缠绕,接口拧紧后再打中性硅酮密封胶),安装后做 “打压测试”(压力 0.8MPa,保压 30 分钟,压力下降≤0.05MPa 为合格,避免接口漏水);
- 排水管:管道与地面、墙面衔接处要做 “防水加强”(排水管根部围一圈防水砂浆,再刷 2 遍防水涂料),地漏安装要 “低于地面 5mm”(形成排水坡度,避免积水),地漏与管道接口用密封胶封严,别让水从接口渗到楼下。
- 避免 “管道破损”,别暴力施工。管道安装时要避免碰撞(尤其是 PPR 水管,受外力易开裂),墙面开槽埋管后要用水泥砂浆回填(别用碎石填充,避免挤压管道);卫生间装修后期,安装五金(如毛巾架、置物架)时要避开管道位置(可提前标记管道走向,避免打孔打穿管道),打孔后及时用密封胶封堵孔眼。
三、最后做 “验收与维护”:2 个环节,防后期出问题
- 做 “闭水试验”,验收防水效果。防水施工完成 24 小时后,进行闭水试验:卫生间地面放水,水深 3-5cm,做好水位标记,24 小时后查看楼下天花板、隔壁墙面是否有渗水(若有渗水,要重新做防水);同时观察自家卫生间地面水位是否下降(无明显下降为合格,下降过快可能有渗漏点)。闭水试验必须做,别嫌麻烦,这是检测防水是否合格的关键。
- 后期使用 “注意维护”,别破坏防水层。卫生间地面别直接砸重物(如砸瓷砖、敲硬物,易破坏防水层),若地面瓷砖破损,维修时要先补做防水再贴砖;日常清洁别用强酸强碱清洁剂(如草酸、洁厕灵,会腐蚀防水层,导致老化开裂);发现地面有积水要及时清理(别长期积水,水会从瓷砖缝隙渗透到防水层,加速防水层老化)。
家装卫生间防漏水,核心是 “防水做足、管道密封、验收到位”,三个环节都做好,就能避免后期漏水返工。不用追求复杂工艺,按标准流程施工,就能让卫生间干爽十年。全包圆家装在卫生间施工时,会严格做好防水、管道密封和闭水试验,让业主入住后不用为漏水问题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