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艺术(Art Decor)风格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法国。1925年法国为了展示自1907年以来政府鼓励艺术家、手工业者和制造商之间相互协作,以促进法国实用艺术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的目标成果,以及一战后国内外艺术与设计领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举行了“装饰艺术和现代工业国际展”。这次展览之后,在实用艺术和建筑设计领域出现的新形式被冠以“装饰艺术”风格的名称,并随即在欧美等国传播开来。装饰艺术作为一种豪奢的、高度美化的风格虽然源于法国,但却在美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流行,并于20世纪30年代期间发展成为极端的流线形(Streamlined)风格。
长期以来,人们通常认为装饰艺术是同新艺术(Art Nouveau)和现代主义(Modernism)背道而驰的,但实质上,它与新艺术和现代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意识形态方面,像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包豪斯的先驱们一样,装饰艺术设计师们的目标同样也是致力于取消美(Fine)和装饰艺术(Decorative Arts)之间存在的差别,重新评价艺术家与手工业者在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性。但在形式方面,装饰艺术却形成了迥异于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设计风格。它通过对历史形式的借鉴——从东方到西方,从史前到中世纪,从新艺术运动到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表现主义以及抽象主义等艺术和设计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吸收,并将其融入装饰艺术的线条、造型和色彩之中,使装饰艺术的设计风格形成了一种色泽丰美、材料华贵、表面亮丽的视觉效果。正如阿尔多斯·赫胥黎所说:“在当代,简朴的造型同丰富的材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代,简朴就是丰富和奢华。”
不过由于当时的时代已经不是19世纪的“集仿主义”时期了,自由、民主以及为大众服务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装饰艺术矫饰的、过度的,甚至肆意的滥用装饰的做法遭到了极端朴素的现代主义追随者勒·柯布西耶和包豪斯学派等的严厉批评。由于装饰艺术把装饰推向了极致,使之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在各种声讨之中很多从事装饰艺术的设计师们也认识到了社会的现实,开始接受机械美学。尤其是在装饰艺术后期,美国的设计师在机器几何形式的启发下,对机器、几何造型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表现出了高度的赏识和迷恋,并在机器美学的几何形中将法国的柔性装饰发展成了汇集各种折角形式、参差不齐或者断断续续的流线型风格。